[ 枕形粽的品质十分依赖于湖州老手艺人的手艺——在当地他们被称为“粽娘”(起初裹粽子的多为女子,故有此称呼,后来不论男女,裹粽子的手艺人都被统称为“粽娘”)。小到叠粽叶的手法,缠粽子的松紧程度等,都会影响粽子的口感。比如,豆沙粽不宜过紧,防止米粒挤进豆沙中造成米粒夹生;而肉粽则要扎得紧实一些,因为瘦肉煮熟后会收缩,影响软糯的口感。因此,在枕头粽的生产上,机器无法取代手工,全凭“粽娘”经年累月沉淀下来的手艺。最熟手的“粽娘”,一分钟也仅仅只能裹3-4只枕头粽,而三角粽一分钟可以包7-8个。
“我们采用的粽叶来自武义高山伏箬,这种粽叶够大够宽,但是毛边锋利,粽娘的手容易被划伤,加上枕头粽的个头大、工艺难,包起来速度慢,因此人工成本很高,最主要是现在会包一手好枕头粽的手艺人也越来越少了。”诸老大总经理夏红梅介绍说。
现在湖州地区能包出正宗枕头粽的老手艺人估计不足百人,且多数都是年过半百的老人。虽然工厂里也有年轻的裹粽工跟着老师傅学习,但传统手艺在当下年轻一代职业群体中被继承和发扬的整体情势很不乐观 |